查看原文
其他

从好的提问到高质量的人际互动(续上篇)

黄有璨 黄有璨 2020-01-07

我的上篇文章中写到了提问,通过几个例子普及了一个好问题与烂问题之间的基本差异,这里我们可以继续把上篇文章中的话题探讨进一步深入下去。

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有的问答过程和结果都令人享受,可以提供给问者和答者较高的附加值,甚至是在一次问答过后就让问者和答者双方间的信任和关系都得到了极大巩固加强。而有的问答则容易让人感到厌倦和难以忍受。

这篇文章中,我们会试图去探寻其背后的原因所在。

 

让我们先回到上篇文章中的一个例子——在某个社交场合中,陌生人A试图与我攀谈。

 

 

优化之前的提问:

陌生人A: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我做互联网运营。

陌生人A:互联网运营是什么?

……

 

优化之后的提问:

陌生人A: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我做互联网运营。

陌生人A:我不是太理解互联网运营,不过企业大体都是类似的,如果以传统制造型企业来进行类比的话,你觉得互联网运营大体等同于其中的哪些企业职能?

……

 

 

我们已经看到,优化过后的提问和优化之前的提问带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在优化之前,互联网运营是什么是一个可以有成百上千种回答的问题,甚至就这个问题写出一本书来也完全可能,也正因如此,它才会让答者感受到头大厌烦和不愿回答。

而在优化过后,事实上问题已经被指向了一个新的方向,优化过后的提问者所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已经变成了怎样可以通过企业职能方面的简单类比让一个不懂互联网的传统行业从业者尽快理解互联网运营是做什么的?

 

如果要打比方的话,例子中的A和我就好像是足球场上的一对队友,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一次进攻获得进球,获得比赛的胜利。在优化之前的提问场景下,A的所作所为就好像是一脚把球踢给了我,站在原地不动,然后对我说:嘿,哥们儿,接下来就全看你的了。

而在优化之后的提问场景下,A的所作所为则好像是先完成了一次突破,把球传给我后自己又跑到了空位处,看着我说:嘿,哥们儿,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接下来你来决定我们要做些什么。

如果是你,你会更喜欢哪一类队友?

 

我的朋友纪元曾经在他的一篇文章里这样来描述问答:一个问答过程,是两个头脑在思考和交换信息的过程。而一次好的问答,一定是两个大脑所付出的努力是对等的。对此我深以为然。

如果以这个视角再去看刚才的案例,优化之前的提问更像是一种推卸责任,A在这里把所有的思考责任都推给了我。而优化之后的提问,则是A在尽力以自己的思考带动我去完成更深层次的思考。前者是在一味依赖你,从你这里索取和压榨,后者则是在邀请你进入一场需要共同协作来完成的游戏。

 

而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最无法长久也最容易让人觉得厌倦的,恰恰正是那种一味依赖和索取的关系。这正是为何优化之后的提问会让人感受更好的原因——当你先以你的思考对问题进行了界定之后,事实上你已经给对方提供了一定的附加值,当他感受到这种附加值后,他也更可能会给你提供更多的附加值来作为回报。

 

 

事实上,一次问答的本质,往往是一次面对未知的探寻和创造,它的成果,则体现在最终获得的答案中。而假设你与你的被提问对象是一起面对和挑战未知,共同付出努力,从而也最终共同创造出了答案这样一个成果的话,你们之间的关系一定会变得更加紧密,更富有信任感和认同感。并且,这个过程中,你们所付出的努力越趋近于等同,你们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和信任感也会越高。

 

甚至,这个原则远不仅仅只适用于问答过程中,而是在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互动中都是如此。如果你去思考,你会发现,那些更容易产生高度信任和认可的人际关系,往往都是这种基于共同付出努力进行探索,并最终创造了成果的关系,比如同学、战友,球队队友,团队伙伴,旅途中的伙伴等等。

 

所以,跟别人建立和形成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人际关系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去制造机会和空间,让你们之间可以去共同付出努力进行探索和创造,并尽力保证这个过程中你们付出的努力都是对等的就好。

同理,如果要避免让别人感到厌烦,则一定要尽量避免只是一味依赖和索取的关系,哪怕对方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

 

至于问答过程中该如何更好的进行思考,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如果大家有兴趣,或许之后我还可以找时间再写一篇思考的方法和技术之类的文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